像“绣花”一样管理项目
项目管理如同“绣花”,须认认真真绣好每一针,方能出精品工程。不久前,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会议上,参加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: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;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: 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,有的需要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。习总书记两次提到的“绣花”,“绣花”二字,意味深长,这是一种什么功夫呢?这是一种精细的功夫!习总书记所说的 “绣花”高瞻远瞩,发人深省,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。当然,对于项目上如何搞好施工管理,也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。
无不知晓的北京故宫、长城、西安大雁塔和鸟巢、水立方,人们都会为它们的美轮美奂而叹为观止。这诸多建筑物的宏伟壮光,精雕细琢,让它们成为了一件件“艺术品”,被世人赞誉为“立体的诗篇”、“凝固的音乐”。这些精美的建筑物,都是工匠们用心血和汗水“绣”出 的绚丽璀璨的“大师之花”。同样,作为城市的建设人,我们的施工管理也要像“绣花”一样下功夫,为每一个建设细节印上我们工程人的严谨细致,为每一个地标刻上工程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“绣花?是的,你没有听错!我们工程人也要‘绣花’!”
看过绣花的人都知道,绣花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,更需要耐心、细心、恒心和爱心,只有倾情付出、执着追求、精心雕琢,才能绣出精美艳丽、活色生香的花朵。作为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同样如此,如果没有爱“民”为“民”的情怀,没有那么一股干工程的拼劲韧劲,没有下一番精准精细的“绣花”功夫,要想打赢这场“赶时间,抢进度”的大仗硬仗,是不可能的。
“铃铃…”
“正在按计划推进之中,目前抓紧侧墙支模,下雨不会产生影响,用彩条布已经搭建了‘临时雨棚’,请邹总放心,预计下午5点能完工。”
“下雨,又是雨,这都不是问题,大家抓紧干活,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“瞿工,明天预报会下雨,今晚通宵出土。”
“保证完成任务…”
“困难都是克服的…”
这是我们下穿地道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口中频率最高的几句话,无论是刮风,还是下雨。这都不能阻挡我们推进的步伐,因为我们深信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针,一定可以克服困难,找到解决之法。
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这“绣花”功夫,最为关键的是那份精准细心。试想,一个建筑项目,要想打造为精品工程,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,我们是不是从施工策划阶段就要精心谋划?而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调整,是不是都需要大量的心血?至于工期、质量和安全管理,要确保优质履约,哪一项不需要我们慎之又慎、细之又细呢?我们在工作中绝对不能有马马虎虎,得过且过,抱有“差不多就行”思想。俗话说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要打造出“精品工程”,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关照。
“小丁,这里不对,应该再加上垫层的工作量。”
“粟工,每天晚上及时报测量数据到办公室,并做好相关记录。”
“今晚混凝土的浇筑一定把好关,总量预算好,保养及时到位…”
“这个方案不到位,还缺少横断面图,赶快去修改。”
邹总和李总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人员工作必须务实,久久为攻、绵绵用力,精准细心,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个任务,这样我们才会做出高质高效的精品工程,你们的水平可是代表着顺天的水平,不能丢顺天人的“脸”。毫不夸张的说,我们项目团队的点对点管理,“绣花”一样的态度,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成果。比如说我们的那位可敬的“鲁三爹”,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点对点的核对进场材料,现场调查材料使用情况,把控我们的材料进场时间和数量,确保我们的每一项材料申报恰到好处,不多不少;雨季,给民工“温馨”,比如提供“烤衣房”、“送新鲜猪肉”等等,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,就有了我们民工兄弟风雨无阻,白天黑夜不停的作业,确保进度计划如期完成;始终坚持每个班组作业前必须技术交底,认真按照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内容做好各项工作,工程措施、工序交底、自检都达到了预期效果;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每个环节,深度把控项目进度,坚持“操作人员当班自检、班组互检、施工员日检、专职人员随时检”的制度,防微杜渐,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。
精心是一种态度,是一种渴望卓越的追求,一种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种精神。
精心是一种能力,作于细、能成事,把控细节、打造精品。
精心是一种创新,专心用心、倾力倾情,方能绣出花来,做出彩来!
相信我们团队在互帮互助、艰苦奋战100天后,一定能够打赢这场“攻坚战”。全体工作人员秉承“树精品工程,拓幸福空间,像大师‘绣花’般的施工管理创顺天品质,以顺天品牌不断创湖南品质”的信念,携手共同努力建设更好的明天。
项目公司/丁宇